校友会
首页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正文
黎兆喜校友

作者:027-67883684 时间:2015-01-15 浏览次数:

   

 

                 黎兆喜:三光荣精神的忠实践行者

黎兆喜同志,1957年10月出生,1976年7月参加地质工作,1980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中共党员,先后担任地质技术员、矿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分队长、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现任广西二七一地质队队长助理、副总工程师兼总工办主任。

2006年—2012年连续7年评为单位先进(生产)工作者,2011年获局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十一.五”期间先进个人,2013年被评为广西临桂县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评为广西二七一地质队劳动模范。一直在基层从事地质勘查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广西龙胜县上朗滑石矿普查(大型矿床)、广西龙胜县鸡爪滑石矿补充勘探(大型矿床)、龙胜县柚子坪铅锌矿补充详查、贺州市冷水冲金矿详查、岑溪市凤凰冲铅锌矿详查、富川县岩英咀铜铅锌矿详查、全州县大姑拉铅锌矿详查、广西富川县周家~邓家坝稀土矿勘探(中型)、广西岑溪市佛子冲铅锌矿深部找矿等20余个地勘项目的找矿评价工作;主持完成了《广西佛子冲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恭城县回头山—老山铜铅锌矿资源储量核实》、《恭城县回头山—桃花江铅锌矿深部生产探矿设计》及《广西岑溪市佛子冲铅锌矿深部探矿设计》等多个地勘项目的报告及设计方案的编制;期间还主持参加完成了《佛子冲矿田及外围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远景预测》和《岑溪市龙湾铅锌矿床及外围成矿远景预测》等5项科研专题研究。主持参与完成大、中型矿产地评价4处,累计提交铅锌资源量40万吨,黄金7吨,滑石852万吨,混合稀土氧化物量1.74万吨,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献身地质终不悔

黎兆喜同志2006年春节前到项目组检查工作亲自取样

86年,黎兆喜同志负责龙胜三门鸡爪滑石矿区项目,这个矿区很早已被发现,但是做了一点工作后认为没价值,再没继续开展工作。之后农民在此挖点零星矿。为了能争取更多的工作时间,项目组就近住在工作区旁边的棚子,里面堆满了稻草,又潮湿,滋生了很多跳蚤。一次他们在整理资料,发现怎么蚊帐孔里有一个一个黑色的点点,觉得奇怪,就凑过去看,才发现原来是跳蚤,由于跳蚤很肥大,所以头伸到了蚊帐孔的里面,屁股却留在外面,整顶蚊帐有二三十个这样的跳蚤,密密麻麻的,看着都让人头皮发麻。每天晚上他们都被跳蚤咬得睡不好觉,被子上血迹斑斑,那都是拍死跳蚤留下的。说到这,黎兆喜笑着说:“当时想起身上的痒,就用头发把这些跳蚤一个一个扎起排成一排来玩,这也是我们野外地质人员苦中作乐的一种方式。”他常说“地质找矿就是良心活,工作是在野外,领导看不到也管不到,全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工作。既然自己选择了作一名地质工作者,那么就要兢兢业业地做事,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凭着良心干活的职业道德。”很多时候他为了完成每天布设的地质路线穿越或追索,从早上6、7点钟就开始上山,一直干到下午6、7点才回住地。馒头、饼干、煎饼伴着大山中的泉水就是他的午餐。有一次,他和队员们发现一个比较有价值的线索,就决定跟着地形穿越,刚从冲沟进去,又要从山脊出来,一路上杂草丛生,刺蓬密布,有些草比人还要高,一不小心手上、脸上就会被划出一道道血痕。有时这一分钟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分钟就倾盆大雨,周围又没有可躲避的地方,汗水混杂着雨水,整个人都疲惫到了极点。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等雨势小了之后再继续往前走往前爬。就是凭着这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终于让他们发现了一处很好的滑石矿化露头。他说,“当时看到这么好的矿化露头,所有的痛与苦都在这一刻间消逝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高兴、惊喜和胜利的感觉”。带着喜悦的心情凯旋而归,他们每个人都破天荒地喝了斤把米酒。是呀,发现一个好的矿化露头就意味着工作有突破,也就预示着这个地方可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在野外工作中有这样的发现,所有的艰辛、困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在龙胜做踏勘工作的那一年,因为交通条件不好,从矿区走上去年有五六公里的路,而当时物资非常匮乏,矿区又地处山区,所以经常买不到肉,常常都是青菜盐水泡饭吃,有时候一下雨,路被冲断,连青菜都没有,天天都是萝卜干稀饭,没有油水,整个人都面黄肌瘦。高山区长期下雨,雨水多,气候潮湿,被子常年都是湿嗒嗒的,衣服也基本不干,很多人都落下了风湿的毛病,那段艰苦的经历让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有他们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顽强精神,才有了地质找矿的突破,到1992年他们在鸡爪和上朗地区共发现了储量1700多万吨的特大型滑石矿床,其中广西龙胜县三门乡鸡爪滑石矿区补充勘探地质报告获全国矿产资源委员会三等奖。这给龙胜县地方带去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龙胜滑石的质量(尤其是三门矿区)位居全世界第一,其中特级品更是世界各著名化妆品牌和食品的定点供货处。黎兆喜每每谈到龙胜滑石矿,都是神采飞扬,非常自豪,他说:一个地质人如果一辈子能找到一个大矿,是那最幸福的事。自己当初选择这份职业,就知道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要付出比常人更多,在对家庭的照顾和对孩子的教育上肯定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因为找矿是要到野外去找,到大山里找。虽然这么多年,自己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是回过头看看,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回报,那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在地质人三光荣精神里就有一条:以艰苦奋斗为荣。是呀,地质找矿,不吃苦肯定是找不到矿的。前几年岑溪纯塘矿区开展了普查工作,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后来该队争取到了社会资金的投入,黎兆喜同志作为总工办主任,亲自带项目组到实地踏勘。他们沿着地质图上标的点一路找寻着露头,突然在一个地方隐约见到了露头点,点的周围茅草丛生,根本就看不到路,似乎线索又断了。黎兆喜同志凭着经验判断,如果沿着走向追索,一定会有更大的发现。茅草几近有一个成年男子那么高,前进的视线基本被挡住了,他们只能一边割草一边找寻方向,而草叶的边缘又全都是小小的倒刺,扎在人身上,又痛又痒,抓草的手也被刺割得血痕条条,汗流下来,就像盐撒进了伤口,疼痛不已。当时正值八月天,头顶上热辣辣的太阳晒着,身边浓密的茅草围着,他们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被烘干,干了又被汗浸湿,衣服上都结出了白白的盐巴。他们行进非常缓慢,50米的路程花了三个多小时。就是凭着这股不言弃不放弃的执著精神,他们终于发现了有找矿线索的矿化露头,弄清了矿化带的产状和走向,给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方案。后来在那个地方布设的钻孔打出了2-3米厚的富铅锌矿体。黎头说:“地质找矿就是要有吃苦的精神,工作要到位,观察要仔细,在找到了矿化线索后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弄清楚矿脉产状,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完成,这样才有希望找到好矿大矿。”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佛子冲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这几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0年在岑溪市旧村口发现了工业富矿体;2011年在河三铅锌矿区牛卫矿段打了八个钻孔,其中6个钻孔见矿,使一个关停了多年的老矿山重现新机;2012年又在佛子冲背斜西翼龙树洞矿段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一个钻孔连续见到四层铅锌矿,其中三层为厚富铅锌矿体。到目前为止,在佛子冲地质找到的铅锌资源量达40万吨。

在一个项目立项过程中,黎兆喜同志对设计里的某些细节有质疑,为了保证设计的准确度,保证设计的高质量,他亲自到野外进行踏勘。矿区的地形很陡,坡度几近40度,而且上山的路很窄,他就手脚并用,像猫一样躬着身体,借助着身边的杂草和树枝往上爬。在半路,有一个类似小池塘样的水塘横亘于中间,要想过去只有游泳,当时大伙儿看到这种情形,都愣住了,犹豫不决是进还是退。他二话不说,利索地脱下上衣跳下水塘游过去,当时正值早春,池水冰凉透骨,上岸后他连连说:“冷,这水真冷!你们不能像我这样,要得先热热身再过来。”看着将近五十岁的他奋勇当先游过去,看着他那乌黑发紫的嘴唇和强忍着冰冷露出的笑容,敬佩之心在大伙儿的心底里油然而生。在他的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影响下,大家渡过了沙塘,完成了踏勘任务,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就因为有着黎兆喜同志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个项目的立项设计得以顺利通过,为二七一队赢得了荣誉也争取了效益。

在采访过程中,我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2004年在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龙湾矿区时,黎头作为技术负责去项目检查验收钻孔。时值元月,山上已结冰下雪,车子开不上山,他们就爬山到矿区,刺骨的北风呼啸而过,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爬的时候一身汗,累了只要休息几分钟,汗就结成了冰,冻得身体冰凉冰凉。他们就这样爬爬停停,用了五个小时才到达打钻的地方。同志们都以为他们要休息一下才检查,却不料他们立即找来资料,查看钻孔编录,仔细观察钻孔岩芯样,丝毫看不出他们才爬了五个小时的山路。在旁的人都打心眼里佩服他们这样吃苦的干劲。检查完后,天色已暗,再下山会有危险,他们就着附近的茅草房住下,那茅草房是平时打猪看牛的农民偶尔歇脚的地方,到处漏风,而且非常低矮,连人都站不直身。虽然白天爬山累了,但是黎头却顾不上休息,忙着给大伙儿做饭做菜,大伙儿觉得他就象自己的家人,很是亲切。第二天,他们准备下山的时候,看到样品太多,采样工拿不完,他们就帮着每人扛几袋样品下山,虽然很重很苦,但是他们仍然有说有笑,就像在做平常事一样,在旁的队员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指着照片上笑容灿烂的他,我问道:“在那么冷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你还能笑得出来?你不累吗?”他说:“就看你如何看待地质找矿工作,如果你把它当成一种任务,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而去做,那么再轻松你也会觉得很无味很累;但是如果你把它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那么,再苦再累,也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而已。只要你热爱它,你就会有动力,全身都会有使不完的劲。尤其是在你的工作有成果的时候,你就会把所有的苦累都抛到九霄云外,有成果有收获,人才会觉得快乐。”

严而有爱众人赞

单位的同事送给黎兆喜同志“黎头”这个昵称。这不仅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现在还在地质一线工作的老地质队员,还因为他近四十年的地质工作经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且带出了不少高徒。这个昵称,包含着同事对他的尊重、敬畏和称赞。

黎兆喜同志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发现谁工作不认真,提交的地质资料有差错等,他批评起来是不讲情面的,不管你是好朋友还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他都有话直说,对事不对人。90年代的黎兆喜同志负责某大型矿区地质工作,为了尽快提交报告,他带领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地做,一次,他要求一个地质组的技术人员次日出资料,他就陪着大家一直工作到凌晨四时;2013年,一批样品送到化验室,需要尽快出化验结果,因量大、时间太紧,化验人员感到有困难,但黎兆喜同志下死命令,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他亲自到化验室配合部门领导安排工作,合理调整人员加班加点,保证了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黎兆喜同志工作十分严谨,这些年他主管地质工作质量,经常到野外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每次他都带着自己的“三件宝”和皮尺,工作中他都要仔细勘查、测量。2014年他到野外检查验收工作,爬了5个多小时才到驻地,但他一放下行李就要项目组的地质人员拿资料来看,并拿出罗盘到实地量产状,发现有偏差,就立即把大家召集来核实纠正,当他又看到采好的样时,从份量上就感到有问题,又拿出皮尺去采样点量,果然刻槽采样不达标,就又叫采样工和技术人员到采样点上,亲自指导采好样,直到夕阳西下才回到驻处。年过七旬的地质专家杜明祥同志,退休后就一直被反聘工作,他这么多年多是配合黎兆喜同志工作。他俩工作生活常常在一起,黎兆喜很敬佩杜老,经常对同志们说:“杜老的吃苦敬业精神,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比不了的。”每次他俩去野外,他都细心关照杜老,平时也很虚心向杜老学习,称自己是杜老的徒弟,但他俩也经常因在地质技术上有不同看法而争吵。杜老经常在夸奖黎兆喜的同时说:“我这个徒弟蛮难带的哦!”

黎兆喜同志言传身教带出了不少高徒。他很早就是项目技术负责和全队的技术负责人之一,工作中他带出了不少高徒,有的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担起了技术负责的职责。黎头自己就常说:“做我的徒弟经常挨骂的。”一位当年的徒弟,现在的副队长说:“他很严厉,骂哭过人,在搞区域地质调查检查时,发现过不了的报告他就决不给过,打59分就是59分,决不给情面。”他的一位得意门生这些年取得过可喜的地质成果、连续获得队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担任了技术负责、项目主任和分队长。有一次,黎兆喜和这位分队长去检查分队一个项目的钻孔开钻。到机台现场后,黎兆喜看到机台平地盘出露的岩层产状与设计钻孔时的产状不一致,就提出要修正钻孔角度,分队长觉得设计已定,影响不大,不好再改了,黎头就生气地批评他一顿,并立即进行了修改,提高了钻孔的见矿率。这位分队长常说:“我的成长离不开"黎头"的栽培,我也是给他"骂"变的。”另外有一位分队技术负责说他也被黎头“骂”了好多次。2006年他刚到队上负责一项目的坑道编录,黎头检查时发现了差错,他就被狠狠地“涮”了一通;还有一次,黎头把图纸放在探槽旁一点点地进行检查,发现破碎带不清楚,取样没有取穿,就狠批了他一顿,并要求他重做。他说黎头批他一次他就进步一次,现在他也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习惯,而且还经常得到黎头的表扬。黎兆喜同志十分重视对青年地质工作者的培养,这几年他参与组织了每年一次的“二七一队青年地质工作者技能竞赛”,作为主要策划者和主考官,他很注重培养新毕业的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期望他们早日成才,担当大任。为此,每次竞赛他都用心出考题,到野外矿点实地考察,精心筛选,把最有代表性最能检验年轻人地质找矿综合能力的地方作为考场,并在考完后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解每一个地质现象,向他们传授知识和经验。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他还注重言传身教,最艰险的地方他先上,陡峭的山峰他比年轻人还先到达山顶。那些被黎兆喜同志“骂”过和手把手教过小有成就的弟子,都由衷地感谢师傅的教导有方。他们都印证了严师出高徒的道理,深感黎兆喜对他们的严就是老地质队员对他们的爱,是象大山一样宽广厚重的大爱。

黎兆喜同志心中有大爱。严厉的黎头同时也是一位充满爱心的领导、父亲和朋友。几十年野外工作经历,他深知野外地质人员生活的艰辛,他能做一手好菜,这与他在野外工作中长期兼做厨师有关。他常常是带领大伙爬山涉水工作一天回来后,又主动为大家做菜。当了领导后,他从未忘记改善野外生活条件,每次他到野外项目组检查工作,都要为野外地质人员购买一些食物,并亲自下厨为大伙做上几道好菜。因此,每当野外项目组的同志得知黎头要来检查和蹲点的时候,都高兴地说:“又有几天好菜吃了!”干上地质这一行,就注定了与家人聚少离多,地质队员对家人的爱一点也不比其他行业的人少,黎兆喜对家的爱就是充分地说明。在采访黎兆喜女儿时,他女儿自豪地说起父亲“小时候,父亲在我记忆中总是来去匆匆的身影,一说出野外,收拾好衣物就跟着车走了,一出去就是三五个月,再回来时,印象模糊,还躲在老妈背后,时不时偷偷瞄一下这个黑黢黢头发长长胡子拉碴的"不速之客"。等到上小学了,每次老爸回来的时候肯定会有小零食带回来给我,有时是一包鱼皮花生,或是一个小餐包,东西虽不值什么钱,每次我都会很开心。他还会在逛街的时候给我买衣服,这一份浓浓的爱,不用言语,看行为都能深深体会。老爸办公室里有很多岩石标本,陈列在两边墙角,有时我也会好奇去观察这五颜六色的石头,心情好时老爸会主动给我讲解它的构成,矿种,所处地层年代,开采难度等等知识,每每说起他的老本行,他总能滔滔不绝,如数家珍,那种专注的神态,很帅!都说男人最有魅力的样子就是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这句话很适合我的老爸。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三十多年和岩石打交道的经历,早已与大山结下深厚情谊。工作中严谨的他,在生活中也是个豁达善良有情趣的男人。闲暇时,他会带着我们出去周边踏青,吃土鸡玩农家乐。父亲烧得一手好菜,收队回来时会包揽全部家务,做好吃的给我和老妈,弥补不能陪在我们身边的的歉疚。”现在女儿也是一名地质队员,继承了父亲许多优良品质,而且也象父亲一样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因为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教她练字,并常常教导她说:“写好字是做一名合格地质队员的基本功。

黎兆喜同志的爱心,更多地是体现在他对事业的爱,对工作的爱,对单位的爱。有一年,他岳母住院,但他忙着工作,很少去探望,一直都是他爱人在守护,但不久他爱人也病了。这时他才向领导说自己有时需要照看一下岳母,领导叫他尽量安排时间多去照顾,可好几天都没见他去,领导问他为什么不去,他说,下班他去过两次了,住院也没有大问题 ;2013年,他自己做手术,出院后医生叮嘱他多休息少走动,但出院后一个星期他就去了野外,领导劝他再休息几天才去,他说,自己的身体顶得住,现在项目的野外地质工作有了新的发现,需要马上去检查核实,才能更好地安排下一步工作。黎头就是这样一个因为工作而常常忘记家庭和自己的倔老头。他常对现在的年轻人说,单位发展得好,我们要努力工作,单位发展有困难,我们更要努力工作。领导说:“黎兆喜同志办事,我们放心,什么有难度的工作,只要交给他,都能圆满地完成,并得到上级的好评。”地质人员说:“跟着黎头干,地质项目就有新突破,自己也能有长进。”

正是这样一位历尽地质沧桑、取得了丰硕地质成果、淡泊名利、心中有大爱、既严厉又可敬的老地质工作者,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大家都说他是当今最美的地质队员。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上一篇:沈彬校友
下一篇:吴新民校友
常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