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首页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正文
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庙洼村第一书记杜鹏举:百姓眼中的“咱家娃”

作者: 时间:2021-01-06 浏览次数:

   

一提起驻村第一书记杜鹏举,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西张村镇庙洼村村民都竖起大拇指,纷纷称赞:“这娃,真中!”

冬季的庙洼村全貌

产业兴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一场寒潮过后,天微微放晴。这些天,庙洼村果品交易市场中,西红柿、萝卜、苹果等一年的收获已经全部卖完,依然有几辆农用运输车开进市场,准备把村里地产的蜂蜜、辣椒酱拉到城里去。

庙洼村原是省级贫困村,位于秦岭山脉东部延伸地段,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薄弱。33岁的杜鹏举2017年4月从市人大机关到西张村镇庙洼村开始驻村,2020年3月由市委选派办任命为驻村第一书记。

“产业是根本,必须切合实际、长短结合。”甫一进村,杜鹏举就和村干部一起看项目、找政策、抓落实,发挥党员干部、经济能人、致富带头人作用,种蔬菜、建大棚、学技术。知识就是财富,他到河南农业大学力邀全省首席蔬菜专家王吉庆教授到村搞讲座,为村民指明了“高山绿色蔬菜”的特色发展方向。3年下来,村里建起了致富大棚163个,农户每个大棚纯收入超过1万元。

要让村里的产业“墙里开花墙外香”,就必须有拳头产品。杜鹏举积极与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结合,按照绿色标准开展农业种植,申请了西红柿、萝卜等6个品种的绿色蔬菜,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为了让村里的品牌更响亮,村里与郑州财经学院签订教育扶贫协议,在该校开展商标设计大赛,在学生们设计出的60多个商标中,选出契合庙洼特色的商标,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商标认证。此外,他还让庙洼村农产品入驻省市区三级扶贫馆,参加河南省农民丰收节、黄河旅游节等大型活动,让优质、平价的庙洼村农产品送到更多寻常百姓家。

现在,产业增收大棚盖起来了,村里的泥浆路没有了、水泥路直达每户人家,两层楼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起了来,5000株优质苹果树已经栽下,建成两个百亩以上优质果园,栽下1500株经济树木,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资料图:村里的西红柿丰收了

“村级数据库”,35万条条见真功

“我刚来的时候,要什么数据都缺。大数据时代,村一级也应当有相应的数据库。”入村后,杜鹏举首先是从脱贫攻坚工作便利角度,着手庙洼村脱贫攻坚数据库的建设。白天黑夜一家一户走访,3年来,他和村干部总共收集了35万条村情村貌的基础数据,为服务群众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大数据,集中在村级产业发展程度、政策补贴水平、教育医疗民生情况等7个方面。杜鹏举说,“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开展工作,基层每年要交许多表格,别的地方要一页一页纸地找,我们村是电子数据库,表格做出来又快又好,节省了人力物力。”此外,数据库让村民补贴情况更清晰、更准确。去年,一位村民生病,报销了11万多元之后,因为他在乡里的“大病医疗数据库”内,根据政策杜鹏举为他进一步争取了5000元的乡一级医疗补贴。

村级数据库对产业发展促进也很大。杜鹏举他们收集的数据显示,群众对发展大棚不反对,但90%的人担心“大棚浇不上水”,以及“就算引进新技术但浇水成本太高,项目运作不下去”。他和村干部商议,把“水浇地”列入优先解决事项,通过项目引进,落实了近1000万元资金,完成了全村2200亩的抗旱应急提水灌溉工程,铺设8000米田间配套管道,农田灌溉得到有效保障。

杜鹏举结合自己所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引导村民在大棚中普遍使用滴灌设备节水增效。“我家里种了两个棚的西红柿,每个棚子收益在万把块钱,用上滴灌等水利设施,不仅没有挑水浇地的累,每亩每年还多收入4000元。”已退出贫困户行列的刘新丰高兴地算了一笔收入账。

杜鹏举(左)走访农户

“人家叫我小杜来吃个苹果,就什么都有了”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杜鹏举入村的时候,正是脱贫攻坚最紧要的关头,刚一入村,他就走到田间地头,进入老百姓家中走访调研,一天奔波下来,全身沾满了灰尘。因此,在很多村民眼里,“第一书记就像个农民”。为了防滑,杜鹏举带着冰爪,奋力攀过陡坡,到偏僻的村民家中走访,有时候去乡里开会,也要带着冰爪。他穿着老布鞋,翻山越岭,与村干部一起选位置、做规划。他到临崖边窑洞中、到梯田上的大棚边探查蔬菜长势,春季多雨,他一个大棚一个大棚测量,让群众尽可能早的享受补贴政策。时间久了,乡亲们都知道这个城里人是个“实在娃”。村民们都说,这娃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了心上。

阻断贫苦,关键在教育。他对接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来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村里的孩子看到这么多大学生,学习的劲头都高了。去年,村里有多位受到激励的贫困学生考上了一本院校,还有多位高中生已经具备冲击国家“双一流”A类学校的潜力。

杜鹏举深知基层党建的重要性,村里的政治生态是村里发展好坏的决定性因素。这两年,村里吸纳2名年轻人进了村两委,发展3名新党员,还精心选出了1名“新乡贤”,促进乡贤等社会人士为村里投资1600多万元。

从一名城里娃,到群众人人夸的“咱家娃”,这种称呼的改变,背后是坚韧的初心和巨大的责任感。“你把群众的事当个事,群众就认你。在村里走着,人家说,小杜来吃个苹果,这就什么都有了”,他说。“这几年亏欠家人的很多,但看到庙洼村父老乡亲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这心里总是甜蜜蜜。”

杜鹏举和农户在一起照“全家福”


常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