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首页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正文
朱利东校友

作者:027-67883684 时间:2015-01-22 浏览次数:

   

              朱利东:在青藏高原谱写20载地质之歌

                         

人物名片:朱利东,49岁,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土资源部派驻武警黄金部队区调专家。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层与沉积学方面研究。近年承担本科《古生物地层学》和研究生《古生物学新进展》等课程教学,主持中国地调局“西藏改则东4幅1:5万区调”等研究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刊出外文期刊论文11篇。获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成都理工大学科研成果一、二等奖3项。

“我还想再干十年,还想跑十年的高原。”49岁的朱利东,目光深邃,语气坚定。至今,他从事西藏地质研究已整整20年。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20年弹指一挥间,他为何选择结缘地质,且仍然坚守前行?又与地质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呢?

选择地质向外闯,从东北到西南

一个生长在松嫩平原的男儿伫立于祖国大地的东北方,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因想闯,选择了地质。因敢闯,选择了青藏高原。

“我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年轻时就想往外闯荡”,朱利东谈及与地质结缘时说到。“那时父母希望我考到交通铁路类的大学念书,因为父亲与姐姐都在家乡黑龙江齐齐哈尔的铁路车辆系统工作,以后好接他们的班。但我一直向往地质人的野外豪情,渴望了解地质方面的知识。”

1983年,18岁的朱利东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带着那颗年轻想闯荡的心、对地质知识的渴求欲来到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本、硕士学位。在这段求学路上,朱利东刻苦钻研,拥有极大的热情与拼劲。硕士导师丁梅华教授指导他开展早三叠世牙形石地层的研究时,他为了提交高质量论文成果,独自一人去湖北大冶做地质调查。白天,他一个人上山,完成剖面踏勘、测量、记录和样品采集工作,晚上住在煤矿没有窗子、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土坯房。“每个牙形石样品重达3公斤,整个剖面需要2、3百件样品,一个人每天就是拉导线、记录和采样,这样的工作一做就是两个月”,朱利东忆起那段岁月时说到。

积累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朱利东想往更远的地方闯一闯。1992年,他来到成都理工大学任教,刚放下背包,就和刘登忠等老师跑川北、三江一带做区域地质调研,开始了他的区调生涯。“地质人总是不断地行走,做完一个项目又有另一个项目,哪里需要我就往哪走”,1995年,朱利东第一次开始了在西藏的地质调查工作,去到了藏北无人区——羌塘,参与了学校承担的中石油羌塘盆地石油地质调查项目。由于羌塘盆地是我国勘探程度最低的海相中生代盆地,且工作环境很有限,朱利东等人的工作主要是露头尺度的石油地质调查,第一次在羌塘盆地做较为系统的油气地质调查,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为之后的油气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

“青藏高原在地学界的关注度极高,有很多地学的热点问题,但由于环境艰苦,当时后勤保障也不完善,能在那里开展野外工作很难。”朱利东谈及选择西藏时真切的说到,“1998年,我来到成都理工大学读博师从王成善教授。王老师在沉积学与青藏高原隆升等研究领域卓有建树,他传授给我的地学知识和对西藏地质研究的热衷感染了我,他正是我走上西藏地质研究之路的引路人!”

20年西藏地质研究,6进无人区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在西藏谱写了这动人情歌,只为心中的玛吉阿米。而朱利东20年间从事西藏的地质研究,几近把整个青藏高原都跑遍。从喜马拉雅山到祁连山,从三江到阿里……也曾转山转水转高原,不为名利,只为地质事业而奋斗。

1995年,朱利东第一次入藏,那年刚入藏就遇上了三次惊险的遭遇。“有一次令我印象最深,因为一些队员还因此落下了病,腿还经常疼”,他回忆那是在羌北的白龙冰河无人区,已经离开驻地两天的三台车都没油了,只能走回驻地寻求救援。夏季的白龙冰河也有近一公里的宽度,河面有厚达5米的冰盖,绕行行不通,“完全可以在冰面上开坦克了,在东北老家可是见怪不怪的”,在冰寒地冻间体力不断消耗,本以为是条暗流河,可直达对岸,然而谁知,行至河中间涌现出湍急的明流,明流两岸形成三米多高的冰雪陡崖,要回到基地就必须穿过这条河。朱利东二话未说,和队员一起脱下军大衣铺在冰崖边溜到河谷,寒风凛冽,河面冰块漂浮,浸泡在冰河里的双腿已麻木,但他和队员们仍在河里咬牙坚持,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对岸。谈及此事时,胆战心惊的画面历历在目,但朱利东声音依旧低沉,又语:“平常心对待就好,搞地质工作总会遇到这种事。”

回望过去的种种经历,朱利东认为在西藏无人区的地质工作需要个人英雄主义,但更需要团队协作精神。当时的救援大多都是队伍内部的自救,由于环境与通信的限制,根本无法依靠外部力量,团队的组织和安全管理是野外地质考察最重要的前提。“我希望我的团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永远不要放弃,因为身后有你的战友,我们是一个团队!”

在西藏出野外地调考察时,朱利东是个敢闯敢拼,乐观豁达的地质人。在做科研项目的研究报告时,朱利东又是个锲而不舍,严谨谦虚的科研人。

科研无止境,朱利东在西藏主要研究基础地质与油气地质两个方面。他从事西藏地质研究20年,曾在班公湖—怒江结合洞错发现榴辉岩,在青藏高原从事新生代盆记录与高原隆升,参与的科研项目《兰坪盆地演化及其成矿条件研究》项目获得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对于地质人来说,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没有团队的同心协力,是无法做好科研的!”朱利东坚定地说到。

对于做地质科研项目,朱利东认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前人的认识出发,通过思考和工作提出新的问题,再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和提出新的认识。”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这里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气候寒冷,常年大风,空气稀薄。朱利东六次进入这片“生命的禁区”进行地质考察,勇者无畏。

“在无人区即使环境气候再恶劣,队员们都会勇敢面对。即使是黑熊豺狼也已习惯。丢鞭炮、吹哨子,就能把猛兽给吓跑。但与野牦牛相遇时,就要和它来场生命的追逐了。失群的野牦牛十分凶猛,大的野牦牛能把车子给顶翻,当遇到它时,我们只能掉头就跑,那里的野牛跑地比车还快,就是转弯没有车子灵活,我们必须在坎坷的路况下加大马力,接近了就急转弯,这样才能摆脱了独牛。”朱利东讲述这场“勇敢者的游戏”时一点也不后怕。

陷车、挖车、迷路、受困、高寒、缺氧、体力透支……这些都只是朱利东地质研究路上的小插曲,“进去了就要相信一定能出的来”,他以这样的信念鼓舞着自己和队员前行。在他心中,6进可可西里早已风清云淡,于他眼中,是翻不完的岩层经卷,望不尽的雪峰塔尖。

携热爱与责任,愿为地质再干20年

在西藏,湛蓝的苍穹与圣洁的神域雪山,丰富的矿产油气资源与多样的地形地貌等无一不牵动着一位地质人的心。“在这里,心灵会获得一方净土,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任何的杂念。” 朱利东几乎每年都要在西藏待3-4个月,最长待上了6个月。他对西藏这片圣土爱得深沉。

“朱老师特别喜欢西藏,哪年没去西藏,就会特别难受,心里会一直挂念着那个地方。”朱利东的学生这样说道。在出野外时,朱利东常和学生深夜聊天,谈其他问题他无多大兴趣,但只要一说起西藏,他眼睛就发亮,滔滔不绝地讲与西藏有关的一切,一讲就是3、4个小时。忙完一天的工作大家都精疲力尽了,而他却精力充沛,第二天也依然8点起来刷牙洗脸,继续新一天的工作。

奔赴西藏,朱利东把这当做地质人的交流会,老朋友的相聚会。在那个离太阳最近星星最亮的地方,与一群铁血的地质人饮酒“吹牛”是他认为最惬意的事,“我们吹牛就是谈些彼此近期地质工作的进展和发现,交流的过程会刺激我更多的探求欲,给予我更多向前的动力。”

朱利东热爱着西藏,热爱着地质。同时,他承担着将前辈地质人的精神和研究成果传承、传授给同样热爱地质的学生的责任,担负着为国家地质事业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重任。即将面临知天命之年,他愿携热爱与责任,为地质再奋斗20年。于未来,他想好了,“在未来的十年继续带着自己的团队在西藏开展野外工作,之后的十年帮助年轻人在西藏开展地质工作。”

从事地质研究工作20载,谈收获时,朱利东说:“能把一些同样热爱地质的学生教育好,能和其他地质人交流并共同为地质事业奋斗是最无价的收获。”

头顶苍穹,脚踏荒原 ,不畏高寒,哪管险阻,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中中蕴含着伟大,于伟大中渗透着平凡。朱利东愿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谱写自己的地质之歌。(胡舒)

【学生心语】 

博士研究生陶刚:二十年的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经历使他成为圈内的专家,他丰富的经验、吃苦耐劳、坚定不移的精神深深影响朱家山团队中的每一人。他礼貌谦逊、以他人利益为先的优质品质深深感染着朱家山团队的每一人。

硕士研究生李杜文:人生有多少20年,然而朱老师将他的青春和岁月投入到了青藏高原地质研究当中!20年的青藏经历让我们惊叹,他那无畏的探索精神和渊博的知识、经验带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硕士研究生李超:也许在二十年前踏入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他已经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伟大的地质事业。面对着极其艰苦的高原工作条件,他没有半步退缩,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还培养了一批一批的地质人才。有导师如斯,何其幸哉。   

【记者手记】

说起“地质”,我想起了艾青 《鱼化石》诗:“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谈及“西藏”,我眼前浮现的是纯净湛蓝的天空、雄奇壮美的神山圣湖……而采访完朱利东后,我对这两者有了更多的认识。

“地质”、“西藏”这是我还未采访朱利东时得知的两个关键词。他是我校地质研究方面的专家,他经常去西藏做地质调研。获取这样简单的信息,我该如何去采访他呢?他是个怎样的人呢?而对于地质方面我更是门外汉,怎样才能与一位地质队员对话呢?但当我走进他,采访他,种种疑问与忐忑已渐渐消散了。

为了深入了解朱利东,为正式采访他做好准备,我提前和他教过的几个学生进行交谈。“朱老师就是我们的大哥,他带我们去西藏做区域调研,遇到任何困难,他都鼓励我们,给我们力量”,“朱老师为人十分低调,他从不追名逐利,他对地质是真的非常热爱”,“朱老师特别喜欢西藏,哪年没去心里就难受”……听了种种学生们的话语,我陷入无限的向往和憧憬,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一位地质队员使他的学生们如此的敬佩他、赞美他、爱他?我多想早日见到他,听他诉说他与地质,与西藏的故事。那一定很精彩吧。

11月的一个午后,我带着之前的疑问与他展开了交流。当我以为朱利东一定有很多地质工作中艰辛的故事与我分享时,“做地质工作就这样,也没什么艰辛,没什么好说的”他这样一句话使我些许惊讶。难道去缺氧的青藏高原,去环境艰苦的无人区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吗?我又带着好奇心渴求他与我分享些许故事,他才回忆起慢慢与我道来。听着那些胆战心惊的遭遇我心里都在颤栗,但他却很平静,那一刻,他给我的印象,就像一位淡看云卷云舒、心中无波澜的长者。

谈及6次进入无人区,是我无法想象的。曾看过电影《可可西里》,那里恶劣的环境,高寒的气候,豺狼野兽……这些对于生命都是巨大的威胁,但却不知这样一位地质人为何6次进入无人区,如此的无畏?采访中我明白了,是那丰富的矿产油气资源与多样的地形地貌,是为地质事业不断探索不断奋斗的决心与勇气。进入无人区就意味着用生命在下一场赌注,但朱利东坐在我面前平淡的讲述,似乎并无任何惊险,其实不然,是信念在支撑着他走进去,又能走出来。正如他说的:进去了就要相信一定能出的来。

“你在地质研究方面有哪些成就呢?”当我拿着他的简历,注视着他获得的奖项,希望他能细谈获奖的项目时,他却一直强调做地质研究需要团队的合作,需要不断的探索,成就谈不上。即使有一点成绩也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采访中,我还了解到一个有趣的事。朱利东与他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叫“朱家山”。这是由朱利东和他的学生们组成的小团队,大概20多个人,这些人都是朱利东带的硕博士生,“朱家山”经常一起出野外,一起做地质研究。朱利东对学生十分照顾,学生们也十分爱戴朱利东,朱家山的人都说那是一个温暖的家,朱利东就是大家长。

20年从事西藏地质研究,其中的险阻与坚持,艰辛与收获,太多太多,我都无法用一篇报道来讲述。我只能作为一个记录者,也只能用拙笔记录朱利东这20年的只影片刻,往事二三。20年的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朱利东依旧坚守。下一个20年,他还将与地质同行,我心怀敬佩,献上祝福。转自:人民网)

 

 


上一篇:成勇校友
下一篇:张宗胜校友
常用链接